货币互换:我国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等诸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职能涵盖结算、投资和储备。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的失业率就一直居高不下,而债务危机的爆发更使得促进就业的计划成为泡影。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也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3个等级至Ca,仅比违约高一个等级。
雷恩11月30日表示,未来10天是解决危机的关键阶段。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5日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并认为不断发酵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对欧元区最稳固的经济体造成影响。近期欧债危机出现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动向,不仅法国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并受到评级机构降级的威胁,就连被认为欧元区最安全的德国,都出现国债流拍的现象。7月21日,欧元区领导人就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规模达成一致。10月初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夏银行陷入危机,给欧洲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显现出向金融业传导的迹象,欧洲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日渐紧张,欧洲经济也在债务危机与紧缩措施多重影响下增长明显放缓。应对措施和时间赛跑过去一年里,欧洲人应对危机的脚步一直没闲着。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宪称,如果说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初期,政府的强势作用有着边际递增的效应,那么,在市场机制逐步成熟的后续时期,政府作用就将呈现边际递减的效应。
虽然政府承诺未来减赤,但是美国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14.34万亿美元,已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称。然而东亚模式实行的终归是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始终是在与市场机制的互动中起作用。市场已经无法自我调整,政府应该如何补上缺位?美国的去监管化模式便开始了修复的道路,政府出台了不少刺激经济复苏的举措,把部分金融机构收归国有,为困难的银行和企业注入资金,对新能源、医疗保障、教育等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对接受财政援助的企业高管的薪酬实行限制,强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与市场主体的决策机制相比,政府决策的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 。
这次美债危机就是美国国内政治对政府进行限制的表现,通过约束机制让政府不能多发债券,逼着政府能省则省,把纳税人的钱用到必要的地方。而民众也以抗议的方式回应对美国自由市场史无前例的干预。德国经济目前遭遇阻力,但总体呈向好趋势。尽管8月16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仅比第一季度增长0.1%,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月的修正值5.3下滑至5.2。
而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德国政府对美国的刺激经济计划也并不配合。政府开支少至削减2.2万亿美元,多至削减2.5万亿美元。相对于常态的政府干预,这些措施就是非常态的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拯救并没有完全避免经济发展和增长中出现的问题,相反有限制的市场经济偏离了市场经济的逻辑和运行轨迹,它消磨和扼杀了市场经济制度所激发的人类经济行为的那种激情和创造性
削减开支和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持续的财政赤字和税收下滑,并最终导致希腊近期的政权更迭。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德国高出两个百分点,而在过去几年中,法国只比德国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
那么,旨在缓解危机的努力为何适得其反?首先,10月底达成的希腊救助方案向市场传递了两个信号,一是欧元区国家进入实质性违约阶段,二是欧元区破裂的可能性更加现实。从内部来看,单独一个欧元区国家,谁都没有能力为陷入危机的成员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因此,务实的外部投资者更多的是在担心其在欧洲的风险敞口越来越大。反观欧洲,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与欧洲央行坚守控通胀高于保增长的原则有关。这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欧元区解体并非没有可能。强调财政紧缩的限制性条款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但从效果来看有悖初衷,其结果是更缓慢的经济增长甚至衰退、更庞大的债务规模、更脆弱的市场信心,这也是希腊经济在过去18个月内毫无起色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过去一个月内,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国债投资人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以对冲风险,对欧元区造成系统性风险。从外部来看,当前欧债危机局势很不明朗,欧元区是否会解体也未可知。
报告认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央行需把资产负债表扩充三倍。第二,救助方案并非免费午餐,希腊为此要继续执行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一是具有苛刻的限制性条件,二是资金规模有限。
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救市遗留下来难以解决的赤字问题,且目前就业与房地产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无论如何,美国至今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就是因为采取了保增长高于控通胀的政策。美国智库企业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后,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加200%,达到2.8万亿美元。
目前最合适的选项是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而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危机期间仅增加了80%,结果危机不断扩散并升级。即便如此,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药方。此外,在希腊表示要通过公投决定是否接受援助方案时,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法领导人尖锐指出,接受救助方案是希腊留在欧盟的前提条件。
10月底时,危机还控制在希腊等欧元区边缘国家,而目前已迅速扩散至意大利、西班牙,最近甚至波及法国,对全球金融系统乃至全球经济形成威胁。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7%以上,而德国国债收益率仅为1.7%。
这种可能性让除德国外所有欧元区国家的政府债券收益率都大幅上升。欧洲货币联盟现已令多数欧洲国家陷入过度举债的窘境,欧洲央行救市相当于将德法等优质主权信用转移给其他欧元区国家,这等于宣布,成为欧元区成员就可获得宽松信贷,进而补贴过度消费。
欧元区内部的南北差异是欧元区领导人应对当前债务危机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美国政府就明确表示,欧洲的问题应由欧洲自己解决。
欧洲在过去一个多月内积极应对危机,达成了希腊救助方案、敲定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杠杆化方案细节,但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形势反而急转直下。根据救助方案,私营部门债权人自愿减记50%的希腊债务,这打破了市场对于主权债务不会违约的心理底线。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表示,当初成立欧元区时,原本期望欧洲南部国家会向德国学习,改变以往行为习惯,加强财政自律,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如此,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药方。
欧元区内部的南北差异是欧元区领导人应对当前债务危机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一是具有苛刻的限制性条件,二是资金规模有限。
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救市遗留下来难以解决的赤字问题,且目前就业与房地产市场依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无论如何,美国至今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就是因为采取了保增长高于控通胀的政策。从内部来看,单独一个欧元区国家,谁都没有能力为陷入危机的成员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美国政府就明确表示,欧洲的问题应由欧洲自己解决。强调财政紧缩的限制性条款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但从效果来看有悖初衷,其结果是更缓慢的经济增长甚至衰退、更庞大的债务规模、更脆弱的市场信心,这也是希腊经济在过去18个月内毫无起色的重要原因。